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,在人工智能赋能下,手术机器人开始广泛应用于第一师医院普外科、妇产科、泌尿外科等微创领域,成为外科医生的“神队友”。第一师医院12月4日至12月10日一周之内,使用这一医疗“黑科技”已完成14台手术,实现“从0到1”质的跨越,一幅幅创新科技医疗场景落地的画面正扑面而来,向“新”而行,新质生产力强劲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。
▲主刀医生操作国产机器人手术系统
机器人和医疗擦出科技火花
12月6日,一个晴朗的冬日,没有鲜花掌声,没有欢呼雀跃,但随着手术室里医护人员惊喜交流的目光,大家心里明白,这次由医院党委副书记、院长马涛主刀的“机器人辅助下胆囊切除、胆总管切开取石、T管引流、胆囊横结肠瘘修补术”成功开展,标志着第一师医院从腹腔镜手术时代进入机器人手术时代,实现了高精尖微创手术常态化开展,具有里程碑意义。
手术中发现胆囊呈坏疽性改变,周围伴有明显的炎性渗出及粘连。只见在马涛院长的操作下,有序调动手术机器人各条“手臂”,灵活转动着每一个“关节”,在放大10至15倍的3D立体影像的指引下,仔细分离粘连,保护周围脏器,术中发现存在胆囊结肠瘘,马涛院长立即加做了结肠修补术,最终成功切除胆囊,取出胆总管结石,缝合胆道,为了患者的安全,放置了胆道T型引流管。
“机器人放大了医生视角,以前看不清楚、看不见的地方,现在看清了、看见了;以前做不到的,现在做到了。”马涛院长形象地解释,“机器人也把医生的手延长了,甚至拓展了手的能力。可以像孙悟空一样,‘钻’进患者肚子里做手术。”
同样,医院党委副书记、副院长李平操刀“机器人腹腔镜残胃癌D2全胃切除术”“机器人腹腔镜升结肠癌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”,手术过程中,李平副书记带领团队精确地对肿瘤进行定位、切除和缝合,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。同时,团队还注重手术过程中的细节处理,力求将手术创伤降到最低,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。
普外科二病区主任刘顺顺主刀开展了“机器人BABA入路腔镜甲状腺叶切除术”,只见刘顺顺主任在机器人系统主控台上,聚精会神地看着放大10余倍的三维立体高清图像,双手熟练地操控着。刘顺顺主任介绍道:“甲状腺手术稍有不慎,容易伤及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。手术机器人提供的‘裸眼3D’视野稳定清晰,微小的血管和神经都清晰可见,能更加精准地辨认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。手术机器人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,做到不损伤神经和甲状旁腺,并规范清扫了甲状腺的中央区淋巴结。”
“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全子宫+双侧输卵管卵巢+盆腔黏连分离术”由妇科副主任刘艳玲主刀,刘艳玲副主任介绍,鉴于患者病情,选择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大且会留下长长的疤痕,如果选用腹腔镜进行微创手术,其操作有局限性又容易造成手术盲区,开展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可以在有限空间灵活穿行,以不同角度在手术靶点操作,尤其是狭窄解剖区域开展高难度、高风险的手术,治疗更精准、术后恢复更快。
据了解,执行手术操作的国产机器人机械臂系统拥有7个自由度,可实现540°末端旋转的手术器械,可以稳定滤除术者的手部生理震颤,转腕式手术器械提供了人手无法比拟的灵活度、精准度和稳定性,可辅助术者在狭小的腔体内完成多种高难度复杂操作,利于医生充分发挥自身手术水平和技巧,完成精细化、高难度的复杂手术。
“作为医生,我们这代人非常幸运,经历了从传统手术到腹腔镜再到机器人手术的发展过程。”李平副书记分享经验称,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,医院外科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。
机器人医院不是梦
2023年1月,工信部、国家卫生健康委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《“机器人+”应用行动实施方案》,明确提出要推动机器人5G远程手术等新技术新产品加速应用,推动机器人在医院康复、远程医疗等场景应用,鼓励有条件有需求的医院使用机器人实施精准微创手术,建设机器人应用标准化手术室,研究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标准规范。
医院党委书记管永虎介绍:“第一师医院紧跟时代步伐,积极响应国家‘机器人+’行动实施方案,手术机器人相继在医院‘上岗’,成为医院的‘明星手术医师’,医院致力于这一技术的高质量发展,取得了一批开创性的成果,对前200例机器人手术免费,让患者享受这一科技的红利。”
新质生产力起点是“新”,关键在“质”。谈到打造机器人医院的未来蓝图,马涛院长介绍,第一师医院在医疗技术创新方面一直保持着前瞻性和敏锐性,致力于打造一个高效、便捷、个性化的医疗服务体系。在这个体系中,机器人将扮演重要的角色,成为医生的得力助手和患者的贴心伙伴。但医生的思维和判断力是机器人无法替代的,因此,医院会加强团队培训,提高医护团队的协同作战和驾驭机器人的能力,确保能够更加默契、高效地救治患者。